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“求三实、促三新”作风建设要求,经济管理学院以解决干部员工中存在的“思想懈怠、责任缺位、作风漂浮”等10类问题为导向,聚焦制度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,通过建章立制、规范管理、强化执行,推动教学管理规范化、教师队伍专业化、育人质量高效化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一、 夯实制度根基,构建教学管理“全链条”规范体系
学院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,针对教学环节中存在的“标准模糊、流程随意、监管乏力”等痛点,系统构建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制度体系。制定《经济管理学院课堂教学管理细则》,明确教师备课、授课、师生互动等环节的规范要求,细化学生课堂纪律管理标准,推动教风学风双向提升;出台《期末考试工作指南》,从命题审核、监考巡考、阅卷评分到成绩归档全流程标准化管理,确保考试公平公正;编制《外聘教师教学工作指南》,强化资格审核、过程督导和考核评价,保障外聘教师教学质量与校内教师同质等效。通过制度“立规矩、划底线”,实现教学管理“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”。
二、 强化师德引领,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
学院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,以“严管厚爱”为原则,构建师德教育、监督、考核长效机制。在《课堂教学管理细则》中突出“师德为先”要求,明确教师仪表言行规范,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评价标准,引导教师以德立身、以德施教;通过《外聘教师教学工作指南》设立师德“一票否决”条款,严把外聘教师政治关、品行关。以制度刚性约束与价值引领相结合,推动教师队伍树立“严谨治学、爱生如子”的育人理念,营造“身正为范、潜心育人”的良好氛围。
三、 聚焦质量保障,筑牢教学发展“生命线”
学院以《期末考试工作指南》为牵引,建立“命题-监考-阅卷-反馈”闭环质量监控机制,通过交叉命题、双盲阅卷、成绩复核等方式严把考核质量关;依托教学督导、学生评教、同行互评等多维度评价体系,将教学质量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,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内生动力。同时,创新推出教学案例库共建共享制度,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,实现教研互促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含金量。
四、 深化合规管理,护航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
针对各级各类项目管理中的风险隐患,学院制定《项目合规管理实施细则》,从立项申报、经费使用到成果转化全流程嵌入合规审查机制,明确“责任清单”和“负面清单”,建立项目负责人定期培训制度,提升教师规范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,推动学科建设在规范中创新、在创新中突破。
制度文化建设贵在落实、重在执行。下一阶段,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“三实三新”作风建设为引领,坚持制度完善与执行监督“双轮驱动”,通过开展制度宣讲月、教学规范专项督查等活动,推动制度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为培养新时代经管人才、支撑学校双高建设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!
经济管理学院
2025年3月30日